2024
李敏博士顺利通过博士后入站答辩
2024年12月6日,研究组在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举行了李敏博士的博士后入站答辩。李敏博士介绍了博士期间的研究和博士后拟开展的研究计划,与会专家对报告选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未来发展等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专家组一致同意李敏博士后通过开题,并要求根据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研究计划。李敏博士2024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期间主要从事植物三维结构建模及冠层辐射传输模拟与应用的研究工作。
(作者:王锋;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课题组成员参加第十六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并作学术报告
2024年11月15日-17日,课题组成员王锋研究员、研究生李晓雅、蔡依霏赴湖北武汉参加第十六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此次荒漠化防治分会场由来自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王锋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高广磊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赵洋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张波研究员共同组织并担任主席。李晓雅和蔡依霏分别以“从分布格局到单木结构:中国东部温带稀树草原的结构特征研究"和“中国“三北”地区荒漠化潜在地理分布研究”为题作学术报告。此次会议进一步加强荒漠化防治工作者的学习交流。
(作者:李晓雅;编辑:夏双双;审核:杨凯捷;监制:王锋)
课题组前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进行无人机RGB、雷达数据采集工作
2024年11月12日-16日,课题组成员博士生杨凯捷、硕士生夏双双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生陈倩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在大兴安岭农林科学院刘会锋副研究员的帮助下,对当地云杉林与落叶松林进行无人机RGB、雷达数据采集。此次野外监测任务不仅获得项目数据,同时也增加了雪地飞行的经验,并且了解了无人机禁飞区解禁的相关步骤。
(作者:杨凯捷;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课题组前往内蒙古呼和浩特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举办建院70周年暨三北地区生态保护与防沙治沙学术研讨会
2024年11月8日-10日,课题组王锋研究员、博士生李晓雅、硕博连读生蔡依霏前往内蒙古呼和浩特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举办建院70周年暨三北地区生态保护与防沙治沙学术研讨会。王锋研究员以《中国东部沙地温带稀树草原:定位监测、区域分布及经验启示》为题进行了汇报。
(作者:蔡依霏;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课题组前往沈阳参加第二十三届生态学大会
2024年10月25-27日,中国林科院生态所朱金雷副研究员、课题组王锋研究员及博士生刘莹子、硕士生夏双双前往辽宁省沈阳市参加第二十三届生态学大会,王锋研究员、朱金雷副研究员和硕士生夏双双分别以“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稀树草原分布与成因研究”“荒漠植物种子风力传播机理与模型模拟”“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榆树疏林草原十年植被覆盖时空动态”为题进行了汇报,并与各位老师进行交流学习。
(作者:夏双双;编辑:夏双双;审核:蔡依霏;监制:王锋)
课题组在中国东部温带稀树草原制图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论文《中国东部沙地温带稀树草原的分布与制图》和《Distribution and mapping of temperate savanna in the sandy lands of eastern China》分别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和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研究绘制了第一张中国东部沙地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温带稀树草原图,分析了温带稀树草原空间分布特征,为制定该区域生态保护和恢复政策提供了精确的地理数据支持。文章第一作者博士生李晓雅,通讯作者为王锋研究员和卢琦研究员。
(作者:李晓雅;编辑:夏双双;审核:杨凯捷;监制:王锋)
课题组赴内蒙古榆树疏林大样地进行十月数据采集工作并拜访村长乌云毕力格等人对后期工作进行交流规划
2024年10月21日,生态所王锋研究员、脱登峰副研究员、博士生杨凯捷和硕博连读生蔡依霏前往内蒙古榆树疏林大样地进行无人机数据采集工作。并与村长乌云毕力格、任桂枝就样地后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规划进行了交流协商。
(作者:蔡依霏;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课题组赴内蒙古榆树疏林大样地进行九月数据采集和设备维修工作
2024年9月26-27日,课题组成员硕士生蔡依霏和硕士生夏双双前往内蒙古榆树疏林大样地进行日常仪器维护和数据采集工作。除定期无人机数据采集还对设备无线传输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样地所有观测设备正常运行。
(作者:夏双双;编辑:夏双双;审核:蔡依霏;监制:王锋)
课题组王锋研究员前往山东东营参加第五届国际三角洲论坛暨第二届黄河国际人才周
2024年9月25-27日,课题组王锋研究员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参加第五届国际三角洲论坛暨第二届黄河国际人才周活动,在分论坛“水土资源利用与高质量农业”专题中以“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下林草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为题进行报告,并与各位老师进行交流学习。
(作者:夏双双;编辑:夏双双;审核:蔡依霏;监制:王锋)
课题组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青山林场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2024年9月18-19日,生态所王锋研究员、刘玉国副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硕士生陈倩和课题组成员夏双双前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青山林场进行实地考察,并对林区进行多光谱航拍任务,本次数据采集进一步完善了项目数据,并对其进行补充。
(作者:夏双双;编辑:夏双双;审核:蔡依霏;监制:王锋)
课题组赴内蒙古榆树疏林大样地进行八月数据采集及和设备维修工作并带领黄海广研究员等人参观样地
2024年8月21日,课题组成员博士生杨凯捷、博士生刘莹子和硕士生夏双双前往内蒙古榆树疏林大样地进行日常仪器维护和数据采集工作。除定期无人机数据采集还进行了土壤水数据采集,还对设备无线传输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样地所有观测设备正常运行,并带领了内蒙古林科院黄海广研究员、杨制国副研究员参观和了解样地。
(作者:夏双双;编辑:夏双双;审核:蔡依霏;监制:王锋)
课题组赴内蒙古榆树疏林大样地进行七月数据采集及和设备维修工作
2024年7月19-20日,课题组成员博士生杨凯捷、硕士生蔡依霏和硕士生夏双双前往内蒙古榆树疏林大样地进行日常仪器维护和数据采集工作。除定期无人机数据采集还进行了土壤水数据采集,并对设备无线传输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样地所有观测设备正常运行。
(作者:夏双双;编辑:夏双双;审核:蔡依霏;监制:王锋)
课题组在SCOPE模型对樟子松人工林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与总初级生产力的模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论文《基于SCOPE模型的樟子松人工林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及初级生产力模拟及评估》发表于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研究全面评估了SCOPE模型对樟子松人工林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与总初级生产力的模拟效果,为更精准地估算针叶树种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与总初级生产力的提供了科学支持。文章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张宇昕,通讯作者为课题组王锋研究员。
(作者:张宇昕;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中国林科院“三北专项“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本底和生态修复技术综合考察取得圆满成功
2024年6月27日至7月5日,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近自然修复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项目团队开展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本底和生态修复技术综合考察。本次考察准确获取浑善达克和科尔沁沙地水、土、气、生等生态本底数据,并调查该区域内生态修复技术应用范围和效果,为研发两大沙地近⾃然修复关键技术积累数据和技术基础。本次科学考察结果将为科学评估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状况,开展科技高地建设、制定两大沙地修复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将进一步推动防沙治沙科技成果在“三北”工程实施中的转化和应用,助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
(作者:夏双双;编辑:夏双双;审核:蔡依霏;监制:王锋)
课题组成功举办研究进展交流会暨毕业生欢送会
2024年6月25日,课题组举行研究进展交流会暨毕业生欢送会,课题组研究生李晓雅、刘莹子、姜宇、张宇昕、蔡依霏、夏双双参加会议,参会人员分别汇报了近期的研究进展,并展开热烈交流与讨论,为推进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建议。毕业生张宇昕和姜宇介绍了硕士研究工作和攻读硕士学位的感想以及对师妹们的建议。
(作者:夏双双;编辑:夏双双;审核:蔡依霏;监制:王锋)
课题组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青山林场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2024年6月23-25日,段涛、杨斌、林科院生态所刘玉国副研究员、研究生李嘉豪与课题组王锋研究员、博士生杨凯捷前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青山林场进行实地考察,并对林区进行高光谱、雷达与RGB航拍任务,利用手持激光雷达采集地面雷达数据。本次数据采集进一步完善了项目数据,并对其进行补充。
(作者:杨凯捷;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草原定位观测大样地亮相《荒漠绘丹青》专题片
2024年6月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联合摄制大型专题片《荒漠绘丹青》在央视播出。专题片中王锋研究员带领课题组成员博士生杨凯捷、李晓雅和硕士生蔡依霏在专题片中详细介绍了在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草原定位观测大样地的稀树草原生态系统中开展的多项技术研究以及成果。
(作者:夏双双;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课题组赴内蒙古榆树疏林大样地进行六月数据采集及和设备维修工作
2024年6月17-19日,课题组成员硕士生蔡依霏和硕士生夏双双前往内蒙古榆树疏林大样地进行日常仪器维护和数据采集工作。本次工作发现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散热系统故障,分析了其原因并进行维修,保证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数据的正常采集。
(作者:夏双双;编辑:夏双双;审核:蔡依霏;监制:王锋)
课题前往厦门参加第九届青年地学论坛
2024年5月17-20日,课题组王锋研究员及博士生杨凯捷、李晓雅,硕士生蔡依霏前往福建省厦门市参加第九届青年地学论坛。并在由王锋研究员等组织召集的“干旱生态系统观测、实验、模拟与评估”分会场进行汇报。同时,在参会期间也积极学习全国优质学术报告。
(作者:杨凯捷;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课题组赴内蒙古榆树疏林大样地进行五月数据采集及和设备维修工作
2024年5月14-15日,生态所朱金雷副研究员、枣庄学院秦宣平老师以及课题组成员博士生杨凯捷、硕士生蔡依霏、硕士生夏双双和刘莹子同学前往内蒙古榆树疏林大样地开展实地调研。除样地日常仪器维护和数据采集工作,还实地考察规划了样地中无人机播种的区域,为未来科尔沁草原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夏双双;编辑:夏双双;审核:蔡依霏;监制:王锋)
课题组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青山林场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2024年4月26-29日,课题组王锋研究员,研究生杨凯捷、李晓雅、蔡依霏与中国林科院生态所刘玉国副研究员,研究生李嘉豪一同前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青山林场。期间对青山林场部分林区进行现场系统调查,并利用无人机完成高光谱、雷达与RGB航拍任务。此次实地调查与无人机数据采集为“抗逆高产松树野外高通量精准表型采集和分析平台”项目提供关键数据。
(作者:杨凯捷;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课题组在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论文《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150年变迁:过去、现在和未来》发表于科学通报。研究阐明了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当前分布、过去120年演变规律和未来30年变化趋势,预测未来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面积将减少,对中国荒漠化防治战略、现阶段中国北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布局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蔡依霏,通讯作者为课题组王锋研究员。
(作者:蔡依霏;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王锋研究员受聘为《林业科学》第十一届编辑委员会第一届青年编委
2024年4月13日《林业科学》第十一届编委会成立大会在南京林业大学召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王锋研究员受聘为《林业科学》第十一届编辑委员会第一届青年编委。
(作者:夏双双;编辑:夏双双;审核:蔡依霏;监制:王锋)
课题组赴章古台樟子松人工林样地进行四月设备维修及数据采集
2024年4月9日-10日,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杨凯捷前往辽宁省章古台樟子松人工林样地,进行设备维修及数据采集。确认电路故障并进行维修,保证电路正常运行并对通量观测设备传感器进行清洁。
(作者:杨凯捷;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课题组硕士研究生蔡依霏在《Science》NextGen Voices专栏上发表研究感想
2024年4月5日,课题组硕士研究生蔡依霏在《Science》NextGen Voices专栏上发表研究感想。本次NextGen Voices专栏聚焦“Benefits of research success”,邀请青年科研工作者思考并分享“想象实现了研究目标,将会对研究对象有什么影响”。蔡依霏结合自身学习科研经历,提出对于荒漠化潜在发生地理分布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荒漠化防治措施,有利于人类进一步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实现可持续发现目标。
(作者:蔡依霏;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中国林科院“三北”专项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京召开
2024年4月3日,中国林科院“三北”专项“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近自然修复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黄河‘几字弯’岸线控沙、光伏治沙关键技术集成与研发”、“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风沙口流沙治理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项目负责人王锋研究员汇报了所承担项目的实施方案。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项目实施方案,并从实施方案优化、应用示范落地与“三北”六期工程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作者:王锋;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课题组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国治沙》纪录片调研提供支持
为做好“三北”工程宣传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联合摄制大型纪录片《大国治沙》。2024年4月1日,导演何玥妍在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工作人员陪同下,前往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草原定位观测大样地开展实地调研。课题组成员杨凯捷、李晓雅和蔡依霏除样地日常数据采集工作外,还详细讲解了课题组在稀树草原生态系统所开展的多项技术研究。为下一步的纪录片拍摄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
(作者:李晓雅;编辑:夏双双;审核:杨凯捷;监制:王锋)
课题组成员参加利用无人机开展生态修复技能培训
2024年3月30日至4月1日,课题组成员博士生杨凯捷、硕士生夏双双参加利用无人机开展生态修复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不仅深入了解了无人机在生态保护和修复中的优势和重要性,还掌握了利用无人机开展生态修复技能,并通过无人机操作手考试,获得无人机操作资格,为未来典型草原近自然修复提供科技支持。
(作者:夏双双;编辑:夏双双;审核:王锋;监制:王锋)
课题组赴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进行无人机数据采集
2024年3月28日,课题组成员博士生李晓雅、博士生杨凯捷、硕士生蔡依霏赴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进行考察,对当地三种典型草地:退化草地、沙化草地、盐渍化草地进行无人机数据采集工作。
(作者:蔡依霏;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项目组召开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
2024年3月15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专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近自然修复和生态质量综合提升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召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承担了课题“科尔沁典型草原近自然修复和生态质量综合提升技术研发与示范”,课题负责人王锋研究员汇报了课题的实施方案。
(作者:王锋;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课题组赴章古台樟子松人工林样地进行三月设备维护及数据采集
2024年3月9日-10日,课题组博生研究生杨凯捷及硕士研究生夏双双前往辽宁省章古台樟子松人工林样地进行通量数据采集及设备维护,保证2024年度样地监测工作正常进行。同时,沈阳农业大学丛巍巍副教授也共同前往,开展2024年度野外观测任务部署计划。
(作者:杨凯捷;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Dryland Ecology Laboratory 2023年年终总结会议顺利召开
2024年2月1日,课题组于中国林科院荒漠化所召开了2023年年终总结会 ,荒漠化所王锋研究员、沈阳农业大学丛巍巍副教授及课题组博士生杨凯捷、博士生李晓雅、硕士生张宇昕、硕士生蔡依霏、硕士生夏双双参加会议。参会人员分别汇报了2023年度研究进展和工作成绩,并就2024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作者:夏双双;编辑:夏双双;审核:蔡依霏;监制:王锋)
课题组成员参加荒漠化所2023年度学术年会
2024年1月25日,课题组成员博士生李晓雅、博士生杨凯捷、硕士生张宇昕、硕士生蔡依霏参加荒漠化所2023年度学术年会,进行研究生科研工作进展报告。分别以“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温带稀树草原分布与制图研究”、“榆树稀树草原碳水通量变化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影响”、“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针叶辐射传输模型的构建和评估”、“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150年变迁:过去、现在和未来”为题作汇报。李晓雅同学、蔡依霏同学、杨凯捷同学、张宇昕同学分别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
(作者:蔡依霏;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课题组科研工作进展讨论会成功召开
2024年1月21日,课题组于中国林科院荒漠化所召开了科研工作进展报告讨论会,成员李晓雅、杨凯捷、张宇昕、蔡依霏分别以“科尔沁、浑善达克沙地温带稀树草原分布与制图研究”、“榆树稀树草原碳水通量变化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影响”、“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针叶辐射传输模型的构建和评估”、“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150年变迁:过去、现在和未来”为题作汇报,进一步讨论交流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作者:蔡依霏;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
课题组硕士研究生蔡依霏顺利通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
2024年1月17日,课题组成员蔡依霏于荒漠化所110会议室顺利完成2022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以“全球干旱区变化与植被动态关联研究”为题进行报告。答辩专家从选题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可行性、论文框架的合理性,以及论文大纲的逻辑性等方面对开题报告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评析。
(作者:蔡依霏;编辑:夏双双;审核:李晓雅;监制:王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