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研究生李晓雅顺利通过“硕博连读”选拔答辩
硕士研究生李晓雅经过本人申请、专家推荐、荒漠化所研究生管理部门初审、研究生部复审等申请程序,并于2020年12月23日,顺利通过中国林科院研究生部组织的硕博连读选拔考核答辩。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反演与植被生产力关联研究”项目启动会成功召开
2020年12月16日,研究室承担的中国林科院青年创新人才项目“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反演与植被生产力关联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评审会在京召开。项目负责人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预期成果和具体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课题负责人围绕课题研究内容,分别汇报了前期研究基础和当前遇到的研究难点。专家组指出,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是近年来植被遥感领域的热点研究,项目要立足国家生态建设需求,寻找当前生态治理的关键问题,关注前沿技术的应用与成果落地,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王锋研究员受邀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专题研讨班作培训报告
2020年12月1日,王锋研究员受国家林草局管理干部学院邀请赴成都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专题研讨班》授课培训,授课内容主要为“荒漠-草地生态质量“星—空—地”一体化监测“。
课题组成员李晓雅参加第19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并作学术报告
2020年11月22日,课题组成员李晓雅参加了第19届中国生态学大会生态遥感分会,并以“从无人机到卫星——基于机器学习的温带疏林草原木本和草本植被盖度估算”为题作学术报告。
课题组赴浑善达克榆树疏林草原完成无人机影像数据采集
2020年10月19日-20日,课题组成员李晓雅前往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草原长期定位监测大样地,开展样地无人机影像采集,至此,2020年度样地无人机影像采集工作已顺利完成。
课题组成员参加2020年度荒草联盟工作会议
2020年10月15日-18日,王锋研究院携课题组成员乌日娜、李晓雅前往乌海参加2020年度荒漠-草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站联盟工作会议,王锋研究员受邀为与会成员作了题为《荒漠-草原大样地调查方法与技术进展》的报告,会后分别对沙林中心(磴口)治沙40年成果和乌海市沿黄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果进行调研,进一步交流野外台站的最新成果,探讨学科新的战略方向,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综合治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王锋研究员赴河南太行山参加无人机技术应用培训班
2020年10月11日-10月14日,王锋研究员受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邀请,赴河南济源太行山猕猴国际级自然保护区为无人机技术应用培训班,作了题为“无人机-让生态学插上飞翔的翅膀”专题报告,分享了课题组在工作和实践中积累的无人机操作经验与监测方法,培训班同时在太行山开展了激光雷达野外调查和无人机野外操作培训。
课题组赴锡盟定位样地完成UAV数据采集与SIF仪器调试
9月20日-23日,王锋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程一本老师,荒漠化所李嘉竹老师,王敏工程师,林业所学生刘奇与课题组成员乌日娜,杨凯捷,李晓雅共赴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草原大样地,调试了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观测仪器,获取了样地无人机的可见光和高光谱图像数据。
热烈祝贺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丛巍巍老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热烈祝贺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丛巍巍老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榆树疏林草原沙地榆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与气孔导度耦合机理研究”获得基金委2020年度资助!
课题组成员赴浑善达克榆树疏林草原大样地完成荧光观测仪的调修与无人机数据采集
2020年8月28日—8月29日,课题组成员乌日娜、杨凯捷、李晓雅与王敏工程师前往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大样地调修荧光观测设备,同时开展了无人机影像采集工作。
王锋携课题组成员参加科尔沁沙地全域治理战略研究专家调研
2020年8月23日—8月26日,王锋携课题组成员李晓雅共赴通辽参加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科尔沁沙地全域治理战略研究(2035)专家调研,调研组分别就通辽市生态工程建设,生态农业示范,水利工程布设以及沙地综合治理进行考察,并参与“如何率先实现沙水林田湖草生态共同体协调发展”为题的座谈会,为实现科尔沁沙地全域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和有序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
辽西黑水樟子松荧光-通量-液流协同观测启动
2020年8月15日—8月17日,王锋携课题组成员与林业所张劲松课题组,彭义杰工程师等人共赴辽宁黑水镇,安装并调试荧光、通量等观测仪器设备,启动辽宁朝阳黑水镇“三北”防护林樟子松人工林荧光-通量-液流协同观测。
课题组共赴河南开展荧光-通量协同观测站点的考察与研讨
2020年8月3日—8月7日,王锋研究员,林业所张劲松研究员,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丛巍巍老师与课题组成员乌日娜、杨凯捷、李晓雅共赴河南省济源市和商丘市民权县,考察荧光-通量协同观测仪器安装布设情况,并在国家森林生态系统河南黄河小浪底定位站针对荧光-通量协同观测研究进展进行了交流讨论。
2020年浑善达克沙地与科尔沁沙地榆树疏林科学考察圆满收官
2020年7月19日—8月2日,沈阳农业大学丛巍巍老师和课题组王锋、乌日娜、李晓雅、杨凯捷共同驱车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赤峰、通辽等地15个旗县,完成了覆盖30万平方公里的疏林草原近地无人机数据采集工作,历时14天,总行程6000 km,获取300G近地高分影像。
疏林草原“星-空-地”一体化综合观测全面启动
6月11-13日,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丛巍巍老师,萨维福特应用科学家郑宁、杨全和彭义杰工程师与课题组成员王锋、乌日娜、李晓雅前往浑善达克榆树疏林大样地,调试样地荧光、通量等观测仪器,同时采集了样地无人机与物候影像数据,顺利启动了2020年疏林草原“星-空-地”一体化综合观测。
UAV-HiRAP实验室2019年年会顺利召开
2020年1月17日,课题组召开2019年终总结会议,王锋、田昕、刘秀萍、丛巍巍、段涛、郑宁、乌日娜以及课题组研究生参加会议。参会人员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进展并展开交流讨论。
课题组硕士生李晓雅顺利通过开题答辩
2020年1月8日,硕士生李晓雅在荒漠化所做了题为《基于高分影像和机器学习的榆树疏林草原植被动态研究》的开题报告,她以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榆树疏林草原为研究区,计划使用地面测量、无人机航拍影像和高分卫星影像等多源数据,基于分类和回归树、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个体-景观-区域多尺度的植被监测尺度转换研究。
课题组博士乌日娜顺利通过开题答辩
2020年1月7日,课题组博士乌日娜以《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观测、反演与植被初级生产力估算》为题目,在荒漠化所完成了开题答辩,专家们针对研究方案、研究设备等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TRY plant trait database – enhanced coverage and open access》正式上线
2020年1月1日,由728位作者共同参与的植物性状全球数据库TRY在《Global Change Biology 》出版,该数据库目前包含近300万个特征条目,包括世界30万种植物中的69 000种、52种特征,课题组为该论文贡献了樟子松的个体性状数据。